四川省公民文化普及基地简介
四川省公民文化普及基地于2011年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成立。基地依托四川农业大学进行各种科普活动。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不断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
基地自成立以来,一直把专家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不遗余力的发展方向,目前已初步围绕法律、道德、传统文化等领域建成了公民文化普及基地专家库,除相关领域专家外,还邀请公检法系统、消防系统专家作为基地嘉宾定期讲课,现教授、副教授占比达一半以上,基本形成了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的公民文化普及队伍。
近年来,公民文化普及基地在四川省范围内主要通过道德讲堂、法治讲堂、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情境剧演出、网站、科普读物等多种平台开展科普活动。
一、落实“服务大局”理念
近年来,四川省公民文化普及基地积极落实“服务大局”理念,立足于基层,着眼于宣讲等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宣讲国家的大政方针,让国家政策方针为人民所闻,助人民所用,解人民之困。
(一)充分发挥“政策讲解”的推动功能。自十九大做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以来,基地从两个维度出发,一方面向人民大众解读乡村如何发展、作为普通百姓如何发力;另一方面,聘请乡村振兴重点研究员面向乡村振兴骨干从多个方面宣讲政策如何落地生根,并与地市乡村干部培训相结合,逐渐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多种渠道,扩大政策受众面。多次举办大型宣讲活动,直接受众近千人,间接受众上万人,其中乡镇及以上干部数百人。
乡村振兴“骨干”培训宣讲
(二)充分落实“价值观念”的培育功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基地以青年自主演讲、中老年人由专家宣讲等方式为载体,助力全民价值观念的培育,开办了“争优向上向善好青年”演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旅游发展》、《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讲座,兼容青年学生与社会大众、受众面广,内容全面。
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二、践行“素养提升”基础
公民素养的提升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基地以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为主要载体,挖掘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逐步树立文化自信标杆,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德”文化。“德”文化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文化的大力推行,对人社会实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存在的。基地从“师德”、“孝德”、“伦理道德”“婚姻道德”入手,在威远县严陵镇中心校、内江市东新区等地对教师、学生等多个群体;夫婿、子女多个身份层次进行了多种“德”文化的宣讲。
公民道德宣讲
(二)“家风”文化。家庭是国家、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基地一直重视优秀家风的建设性作用,近年来分别组织了专家、教授在四川成都《从中国历史文化谈家风的重要性》;四川德阳《和谐家庭建设》;四川雅安《家和万事兴》等多地进行和谐和睦家风建设专题性讲座,引领社会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社区家风科普宣讲
雅安市幸福家庭建设专题讲座
(三)公民基本素养。公民素养,是当代公民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生活技巧、素质与能力。基地从创立之初就把公民基本素养的提升作为重要建设内容,构建了线上网页基本素质能力宣传平台;线下组织多次专家科普讲座,如《权利∙义务∙责任》专题讲座;另外基地着力提升宣传可量化、可视化标准,制作并印发《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宣传册数本,向社会大众广泛发放,增强认知度。并面向社会各群体征集公民与宪法“权利于心,义务践行”艺术作品,对优秀作品公开展览,制作成册。
“权利于心,义务践行”艺术作品展
三、贯彻“法律为本”方针
“法”是治国之本,基地始终把法律普及放在重要位置。每年恰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1.9全民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时,举办了多地点宣传、法律知识竞猜、电视微信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新颖的方式提高了活动质量的同时,提升了活动的受众面,每年定期举办法律活动,直接参与学习人数上千人。此外,基地专家还多次走访四川各地宣讲《学法守法 维权律己》、《以法治思维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法律知识,坚决贯彻“依法治国”重要方针。
宪法宣传活动
《学法守法 维权律己》专题法律讲座
《以法治思维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专题法律讲座
联系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四川农业大学
电话:028-86291630 邮编:611130
四川省公民文化普及基地 版权所有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技术支持 知行工作室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