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月1-5日应成都市双流区永安镇邀请,四川省科技新闻学会智慧宣讲团副团长、四川省公民文化普及基地专家、四川省终身教教育“核心”专家、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特聘研究员、全国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组成员刘纬度老师分别到双流区永安镇梨园、景山、双坝三个村农民新村作了“凝聚群众智慧推进乡村振兴”的专题讲座,把智慧课堂设在农民新村院落。活动由永安镇社区学校校长傅加林同志主持,镇乡村振兴办公室(营商环境建设办)主任辜华伦同志代表镇政府对永安乡村振兴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参加听课的干部、党员、家庭农场代表、职业农民、村民代表共达200余人。

刘纬度老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来的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三个村的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围绕为什么要乡村振兴;怎样理解乡村振兴?我们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交流。刘老师从理论到实践讲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我国农业农村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力措施。刘纬度老师还结合农村的实例阐述了乡村全面振兴包括了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振兴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他认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是核心,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关键、产业振兴是重点、组织振兴是保障。还分析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的现状和未来,因此,提出了乡村振兴需要汇聚更丰富的智慧、更强大的力量,需要全体干部群众的长期共同努力。

刘老师强调:乡村振兴首先关键在于人的智慧,事关全体农民的利益,因此需要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做到乡村振兴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人人要学习,终身学习,要提高认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丰富智慧,增强自信,形成共识,传承中国农民勤劳、勤俭、善良、诚信、务实的民族精神和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基层党组织要凝聚全村干部群众强大力量来实现我们的梨园、景山、双坝及全镇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刘老师还结合永安镇实施“国际生物城”、“健康城”、“艺术雕塑公园”等重大项目的大背景下,又比邻黄龙溪古镇和华侨城欢乐田园旅游区的实际,提出了打造“智慧永安”,赋予永安的地方特色文化,如:“龙文化”,“葆琛文化”、“梨园文化”、“雕塑文化”“健康生态文化”等打造山青、水秀、林茂、花艳、果香、路平、灯亮、屋净、业兴、景美、人和的大美五A景区,把传统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和乡村旅游、健康新型产业有机结合,创建农业高质高效、人们宜业宜居宜旅游、生活富裕富足、人人文明的“智慧永安”。刘老师的演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贴近农民,鼓舞人心,在阵阵掌声中结束。村社干部及农民纷纷表示要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如景山村党委书记王大明说:“听了刘老师讲课,让我们思路更加开阔,措施会更加有力,乡村振兴首先是人的精神振兴,需要智慧力量的凝聚,我们村有九千多人,在家务农和在外工作的可谓是人才济济,我们要建立人力资源合作社,汇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一定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全体农民精神和物质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刘纬度老师还利用讲课空余时间,在辜华伦、李开强、丁建平等镇村干部陪同下,深入农民新村院内、田间地头与农民亲切交流了家风传承、和谐家庭、人才培养、增加收入、幸福生活、村规民约、新村建设、智慧乡村等相关话题,受到农民群众的好评。